2022年3月31日,華僑城(亞洲)控股有限公司(3366.HK)發布2021年度業績。
2021年,華僑城(亞洲)實現經營收入約人民幣14.74億元,同比上升約12.8%。華僑城(亞洲)積極把握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消費升級與科技創新相關的投資機遇,圍繞“文旅+科技”跨境投資與資產管理公司的戰略定位,深入推進戰略轉型;適時盤活存量資產,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產周轉速度;以產業優勢和專業能力,優化“募投管退”資管閉環,打造全方位的資產管理能力;依托母公司文旅產業的資源優勢,加強被投企業與母公司業務協同,實現資本賦能;聚焦重點投資領域,調整資產結構,穩步提升資產管理規模。
充分發揮產業資本投資及并購優勢 獲得業界認可
華僑城(亞洲)作為華僑城集團旗下唯一境外上市公司,股權直投及基金管理業務立足于粵港澳大灣區及長三角經濟圈等優勢區域,以“文旅+科技”產業生態圈為重點投資方向,充分發揮產業資本投資及并購優勢。截至2021年底,華僑城(亞洲)旗下管理及參與投資基金總規模為人民幣43.7億元,主動管理基金規模為人民幣15億元。華僑城(亞洲)旗下基金投資的知名的電動舷外機品牌廣東逸動科技有限公司(逸動科技)于2021年成功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增長近兩倍。
2021年,華僑城(亞洲)投資了中國知名IP小黃鴨(B.Duck)的授權運營商德盈控股并現時持有其8.36%的股權,該公司目前已與華僑城集團數家文旅項目形成合作。2021年,華僑城(亞洲)進一步在二級市場退出同程藝龍股份,回籠資金總計約18.8億港元。
此外,華僑城(亞洲)旗下資產管理公司獲發香港證監會第4、9類牌照,將擴大募資渠道,同時向客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跨境資管服務,把握中國資本雙向流動的投資機會。同期榮獲業內多項大獎,先后獲得融資中國“中國大消費最具成長性投資機構”、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金投獎 ——“中國最佳文體消費領域投資機構top30”榮譽。
2021年,撇除部分聯營公司之虧損及股權減值,華僑城(亞洲)應占其他聯營公司的收益約為人民幣2.27億元,同比增加約人民幣2.82億元。
持續布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
華僑城(亞洲)積極持續布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核心都市圈區域城市,在合肥、上海、重慶、中山等地持有綜合開發項目。年內,華僑城(亞洲)以2.2%的低溢價率成功競得合肥空港國際小鎮二期共計約60.9萬平方米土地,持續聚焦產業配套與城市生活配套運營開發。
華僑城(亞洲)在廣東惠州市、江蘇蘇州市擁有三個工業產業園項目,截至2021年底,產業園可出租面積為15.81萬平方米。工業產業園業務運行良好,綜合出租率91.4%,2021年總營業收入約人民幣2,702萬元,較去年同期上升約25.44%。
2021年,華僑城(亞洲)綜合開發業務收入約人民幣14.52億元,同比上升約13.5%;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之分部溢利約為人民幣1.28億元,分部毛利率約為19.7%。
舉措與展望
股權投資及基金管理:重點聚焦“文旅+科技”等領域進行投資布局
依托華僑城集團的產業資源優勢,華僑城(亞洲)將加強與政府引導基金、市場化母基金、上市公司合作,擴大主動基金管理規模;聚焦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文旅新科技等新業態方向,布局行業頭部機構,篩選、儲備具有成長潛力的優質投資標的;加強產融結合和價值賦能,提升基金管理能力;助推新業務、新業態的孵化培育。
綜合開發:進一步完善精細化管理,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房地產的長效機制下,華僑城(亞洲)將持續加快開發進度、加速去化、加強風險防控,推動業務穩健、高質發展。綜合開發項目預計總推售面積62.95萬平方米,包括合肥空港國際小鎮項目首期將推售面積約40.38萬平方米,該項目二期預計自2024年開始運營。
華僑城(亞洲)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張大帆先生表示:“華僑城(亞洲)將把握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機遇,以‘調結構、強能力、拓資源、轉賽道’的發展思路為引領;加快存量資產盤活、優化資產結構和財務資源配置;提質增效,加強風險防控,進一步完善精細化管理;重點聚焦‘文旅+科技’等領域進行投資布局,進一步夯實戰略轉型的成果,力爭為股東創造優異的投資回報?!?/span>